2023年“全国消费促进月”即将落下帷幕。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”要求指引下,全国各地多措并举提振消费,其中借力主题热点,打造特色经济成为重要抓手之一。
借力主题热点
事实上,自“全国消费促进月”以来,为提振消费,多地围绕特色经济出台一系列提振手段,借力主题热点带动消费增长。
(相关资料图)
例如,在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,各电商平台点题“她经济”,推出各类优惠措施,带动实现顶奢品牌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40%的亮眼成绩;3月上旬,杭州瞄准“春日经济”进一步放宽外摆条件,在52个智慧商圈、商业特色街、夜间经济聚集示范区,以及若干个区级商圈等区域,加大对商业外摆、户外文化商业活动等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;广西瞄准“夜经济”,创新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。
此外,记者还了解到,悄然兴起的“睡眠经济”备受多地商家关注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我国共有逾3000家睡眠经济相关企业,其中约七成企业成立于近5年内。头豹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,2021年,我国4175.4亿元的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被家居硬件、药物保健和助眠APP三大类产品分割,占比分别为70%、20%和10%。同时,该市场规模正以年均9.5%的增速扩张,预计在2030年突破万亿元。
“围绕特色经济促消费是实现消费领域正向循环的有效手段之一。”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认为,首先,通过主题消费活动,消费者可以匹配到更佳产品、更优服务,从而提升消费意愿;其次,相关活动也为商家创造更多盈利机会,保住了市场主体信心,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;最后,相关活动还将创造部分就业岗位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,增加从业者收入,为其后续消费提供保障。
突出本地特色
除了围绕节日主题,各地还通过突出当地特色带火市场经济。
北京市围绕不同区域、不同人群,推出多元化、高品质的特色消费场景,有为家庭出行打造的亲子乐园,有为年轻人推出的时尚潮流天地,大大丰富了市场供给。上海市打造“一街区一主题”特色商业地标,最近培育了82个特色商业街区,并联动周边文化、休闲、健康养老等消费元素,将景观风貌、文化和旅游资源一起整合。
在广州,多条步行街区增加了每周一次、不同特色的创意集市和促销活动,吸引大批游客购物消费;在哈尔滨,当地利用各类网红打卡地,打造独具风格的时尚创意商圈,为消费添活力;在重庆,当地结合山水环绕的特色,设置巴渝特色滨江商业街区消费新场景,客流量持续攀升。
与此同时,各地也在不断丰富文旅产品。天津、乌鲁木齐等城市把文化演出带进商业综合体,将演出与吃、购、玩融合在一起,商圈吸引力明显提升。这两天,江苏的文旅消费推广季推出赏花、美食、露营等500多项文旅活动,吸引了各地的消费者。甘肃嘉峪关近日开发了体验感更强的旅游产品,增加了仿古出关、丝路民俗等沉浸式项目,让游客更直观地、全方位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。
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,在消费升级大势下,除了消费品的使用属性和品质之外,消费者还越来越注重消费过程中感官与心理的体验,因此,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,各市场主体可通过营造特色消费氛围打造新消费场景,充分考虑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情景下的消费诉求,继而整合消费主题、消费环境、消费氛围等多个要素,营造出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官和心理体验,从而让消费者沉浸其中,并激发其消费意愿。(综合)